公众科普
9月23日,德国仿星器商业聚变初创公司Proxima Fusion在其官网刊文《From Twisted Beginnings to Quasi-Isodynamic Symmetry:The Rise of QI Stellarators》,从理论发展、装置开发等方面较为全面的梳理了仿星器数十年来的发展历程。70年来,在追逐聚变能源的竞赛中,仿星器一直是托卡马克的扭曲兄弟。托卡马克依赖强大的等离子体电流,而仿星器仅使用外部磁体来约束等离子体——这赋予了其稳态运行和固有稳定性的潜力。仿星器概念最早始于20
2025-09-28
国际视窗
1955年,党中央作出重要决策——发展中国核工业。在此背景下,我国首座重水反应堆(101堆)与首台回旋加速器(以下简称一堆一器)的建设工程,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原子能院)正式启动。1958年9月,一堆一器移交生产典礼盛大举行,标志着这两项关键核设施正式投入使用。从此,原子能不仅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也为能源、医学、农业等领域开辟了新的天地。从零起步: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篇1955年初春,核物理学家钱三强向周恩...
2025-09-25
回旋加速器 原子弹
全球小型反应堆(SMR)开发热潮持续升温,各国正竞相推进这一能源技术的商业化进程。据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统计,目前全球已提出并正在开发约70种SMR设计方案,其中俄罗斯和中国已率先实现SMR商业化并投入运营。俄罗斯以17座、中国以10座SMR领跑全球,两国与美国合计有20座SMR处于建设阶段。预计从2030年代初开始,加拿大、法国、英国、瑞典和丹麦等国也将陆续实现SMR商业化,届时全球商业化SMR总数有望增至约17座。韩国正重点推进i-SMR商业化,计...
2025-09-25
核技术 国际原子能机构
近日,《核技术-核燃料-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量铀和钚基材料中杂质元素的程序》(ISO 26062:2010)修订项目在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获批立项。这是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主导修订的国际标准,也是中国原子能首个成功立项的国际标准,填补了钍基燃料成分分析国际标准的空白,提升了我国核燃料领域国际话语权。自2019年起,中国原子能工业有限公司在集团公司的领导下,开始系统性推动国际标准化工作,通过自主投入科研项目等方式,支持国际标准...
2025-09-22
公众科普
预制菜话题近期持续受到关注从食材的新鲜度到灭菌是否彻底从网友热议中不难发现食安早已成为衡量企业的核心标准更是企业不可触碰的生命线当全民都在思考如何让食品更安全时一项技术正在为企业提供高效、绿色的解决方案那就是电子束辐照灭菌技术核心技术优势不同于传统高温灭菌破坏营养化学灭菌残留风险等问题电子束辐照靠高能电子束穿透物质直接切断细菌、霉菌的DNA链条◆常温灭菌 常温瞬间灭菌,可最大程度保留食品营养和风味。◆无...
2025-09-17
中广核技
9月15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发布讣告,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著名核物理学家、同步辐射物理学家、钍基熔盐堆先进核能系统的开拓者,全国先进工作者,第十届、十一届上海市政协委员,上海光源国家重大科学工程经理部总经理,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海科技大学特聘教授,上海联和日环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市核学会原理事长、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原所长徐洪杰同志因病于2025年9...
2025-09-17
公众科普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受阅武器装备全部为国产现役主战装备。新一代武器装备的集中展示,彰显了我军强大的战略威慑实力。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手握战略重器,铸就和平盾牌!东风-5C是一款液体燃料洲际弹道导弹,在阅兵式上使用了三辆车拖运,采用了圆锥体的尖弹头。军事专家邵永灵表示,洲际导弹射程想要覆盖全球,理论上需要2万公里,实际上我们不...
2025-09-16
核导弹
书写能源高质量发展的中核答卷——中核集团十四五能源发展成就综述十四五以来,中核集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和国家十四五能源规划工作部署,统筹推进能源发展与安全生产,推动核心能力明显增强,产业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干部职工队伍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党的领导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在产业经济、安全运营、工程建设、科技创新、企业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展现了保障...
2025-09-15
中核集团
在秦山脚下的晨雾里,一栋棱角分明的灰色建筑正被朝阳唤醒。它背靠苍翠山峦,面朝东海碧波,脚下的牌匾浙江省环境放射性监测站海盐秦山前沿站在阳光下泛着沉静的光——这里,藏着中国核电辐射环境监测事业的初心。技术人员布设核电外围监督性监测数据无线传输系统20世纪80年代的秦山,当浙江省辐射环境监测站的技术人员背着设备踏上秦山山顶时,脚下的羊肠小道是他们唯一的路,手中的金属配件是全部的家当。他们或许没想到,自己正在书写的,是中国核...
2025-09-15
辐射监测
人物简介李公攀,研究员,1930年出生于湖南省资兴市。1958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曾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原子能院前身)同位素电磁分离技术研究室工作,致力于同位素电磁分离事业。主持过原子能院两台生产型同位素电磁分离器的施工设计修改、设备安装调试和生产运行,主持出口海外同位素电磁分离器全套设备的谈判、设计、安装和调试,直至移交。组织开展第一代电磁分离器用强流重离子源的实验研究工作。访谈节选记者(以下简称记):李老师...
2025-09-08
放射性核素 同位素分析
北京时间8月28日,《Nature》杂志在线发表题为Dual-scale chemical ordering for cryogenic properties in CoNiV-based alloys的最新研究成果,报道了低温超强韧化研究领域取得的新突破,实现了材料在临近液氮温度下的超高强韧性。随着我国在极地、深海、深空及能源等极端环境领域的持续探索,低温严苛工况对金属结构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类环境下,结构材料不仅需要具备高强度,还必须兼顾优异的延展性与断裂韧性。然...
2025-09-05
公众科普
光中子反应截面是核物理、核天体物理及核技术应用中的关键参数。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ivermore)和法国萨克莱核研究中心(Saclay)使用正电子飞行湮灭伽马源所测数据存在系统性差异,虽经多次实验评估,仍未完全解决,急需重新测量和评价。上海激光电子伽马源(SLEGS)是上海光源二期建设的国际首条基于激光康普顿斜入射(Laser Compton Slant-Scattering, LCSS)模式的22MeV以下能区伽马射线束流线,通过改变激光与...
2025-09-04
公众科普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衡月昆研究员与其合作博士后付颖创新性地提出利用人造同位素镝-159(159Dy)的轨道电子俘获过程直接测量电子中微子质量的实验构想,深入分析了灵敏度、不确定性和潜在本底,预期测量精度可以达到亚电子伏(sub-eV)水平,有望为破解中微子质量之谜提供新路径。该项研究成果以Directly determine the electron-neutrino mass with sub-eV sensitivity by the decay of 159Dy为题在《科学通报》(Scie
2025-08-29
公众科普
玛丽娜·斯塔洛沃伊托娃毕业于布良斯克国立大学,20年前转行前是中学教师,如今已升任核动力破冰船亚马尔号船长。(图片:俄罗斯原子能公司)斯塔洛沃伊托娃的职业转变始于朋友告知穆曼斯克航运公司有船上工作机会。她最初在核动力集装箱船西夫莫普特号(Sevmorput)担任勤务员,后通过远程学习,毕业于马卡罗夫海军上将国立海事学院,主修航海工程师专业。在俄罗斯核工业成立80周年纪念活动上,斯塔罗沃伊托娃获颁徽章,她表示:成为一名船长意味着传承...
2025-08-23
俄罗斯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