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普
人物简介李公攀,研究员,1930年出生于湖南省资兴市。1958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曾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原子能院前身)同位素电磁分离技术研究室工作,致力于同位素电磁分离事业。主持过原子能院两台生产型同位素电磁分离器的施工设计修改、设备安装调试和生产运行,主持出口海外同位素电磁分离器全套设备的谈判、设计、安装和调试,直至移交。组织开展第一代电磁分离器用强流重离子源的实验研究工作。访谈节选记者(以下简称记):李老师...
09-08
头条
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原子的总称。它们有相同的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上位于同一位置,但由于中子数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质量数。
2021-09-14
放射性同位素同位素示踪法
医疗行业应用3D打印技术的历史始于上世纪80年代的医疗模型制造,随着3D打印技术和医用3D打印材料技术的发展,现阶段3D打印技术已被应用义齿加工和骨科植入物的直接制造领域。
2021-09-13
3D打印
直线加速器自其起源开始就与民用领域密不可分,作为其主要应用领域,直线加速器在医疗卫生、工业无损探测、食品辐照保鲜、大型安检系统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021-09-13
X射线直线加速器核医学无损检测
辐照交联电缆中不参与交联剂,在交联时是由高能电子加速器产生的高能电子束有用穿透绝缘层,经过能量转化产生交联反应的,由于电子带有很高的能量,并且均匀地穿过绝缘层,所以形成的交联键结合能量高,稳定性好。
2021-09-13
辐照交联
负外部性是一个经济学常用术语,大致含义为个人或企业做出决策,但不必承担决策的全部成本或结果,决策的一部分成本会转嫁他人或整个社会。核技术利用中也存在负外部性,主要表现在废旧放射源送贮和放射性工作场所退役上。
2021-09-13
核技术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性废物
上世纪50年代,核技术开始向医疗、农业、材料等提升大众生活品质的领域进行应用。其中,随着临床研究的积累,质子治疗从实验室走进医院,并逐渐成为重要的放射治疗方法之一。
2021-09-12
质子治疗核技术放射诊疗
依照材料的发展与生物性能的差别,我们将医疗领域的3D打印分为两类:非生物3D打印与生物3D打印。生物3D打印有区别于传统的3D打印技术,它是基于活性生物材料、细胞组织工程、MRI与CT技术以及3D重构技术等而进行的活体3D打印,其目标是打印活体器官。
2021-09-10
3D打印
宇宙辐射正如其名:来自太空的辐射。在本文中,我们探讨宇宙辐射是什么,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要受到保护免受这种辐射,它如何影响从事特定工作的人,以及它如何帮助推进癌症治疗技术。
2021-09-10
宇宙射线原子核X射线
焊接是制造电子产品的重要环节之一,在科研开发、设计试制、技术革新的过程中制作一、两块电路板,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采用自动设备,经常需要进行手工焊接,只要存在手工作业就有可能存在虚焊。
2021-09-09
X射线
射线探伤技术起始于 1940 年代,目前发展较为成熟,应用最广泛的是 X 射线、γ射线工业探伤技术。X 射线工业探伤装置釆用 X 射线发生器产生 X 射线,只有在其通电运行时才会产生 X 射线,存在辐射安全和防护问题。
2021-09-09
X射线伽马射线X射线探伤
在放射治疗中,直线加速器产生的高能光子与加速器内部的高原子序数材料相互作用,并释放中子。如果加速器有高能量,例如10X, 10FFF,那医院就多了一个任务:在机房建好后做中子屏蔽测量。
2021-09-08
伽马射线原子核直线加速器
在我们的生活中,辐射无处不在,比如热辐射,电磁辐射,电离辐射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接近我们这个系列的主题——辐射与电离辐射。
2021-09-08
X射线辐射剂量
3D食品打印机与基于FDM技术的打印机类似,通过喷嘴挤出食物原料凝固成形。使用3D食品打印机制作食物可以大幅缩减从原材料到成品的环节,从而避免食物加工、运输、包装等环节的不利影响。
2021-09-07
3D打印
在电子直线加速器中,作为微波源使用的主要是磁控管和速调管。磁控管是一种用来产生微波能的电真空器件。实质上是一个置于恒定磁场中的二极管。
2021-09-07
直线加速器
随着科技实力的进步,我们在生产中对X光探伤机无损检测技术的要求已经不是简单地满足检测是否有缺陷了。除了在检测被检测物是否含有缺陷同时,还要求能检测被检测物内部缺陷、厚壁分析和三坐标测量等,试图通过检测掌握更多的信息。
2021-09-07
无损检测工业CTX射线探伤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