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科普
人物简介李公攀,研究员,1930年出生于湖南省资兴市。1958年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毕业,曾在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原子能院前身)同位素电磁分离技术研究室工作,致力于同位素电磁分离事业。主持过原子能院两台生产型同位素电磁分离器的施工设计修改、设备安装调试和生产运行,主持出口海外同位素电磁分离器全套设备的谈判、设计、安装和调试,直至移交。组织开展第一代电磁分离器用强流重离子源的实验研究工作。访谈节选记者(以下简称记):李老师...
09-08
头条
电子束熔炼(Electron Beam Melting, EBM)是一种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最早由瑞典Arcam公司研发并取得专利。
2021-08-15
电子束辐照EBM技术
X射线检查设备按自动化程度可分为手动X射线检查和自动X射线检查。根据X射线技术,它可以分为透射X射线检查系统和横截面X射线检查系统。
2021-08-14
X射线装置X射线
现在,3D打印房子的技术越来越成熟,世界各地也涌现出不少3D打印房子的案例,那么到了2021年,用3D打印来建房子的成本变成多少了呢?
2021-08-14
3D打印
美国斯坦福线性加速器中心(SLAC)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天文学研究大学协会(AURA)等牵头建造的大型巡天望远镜(LSST)是最庞大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之一。本文将从工程简介、我国参与情况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初略介绍。
2021-08-13
国际大科学计划美国加速器实验室
X射线的发现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同其前驱阴极射线的发现一样,都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佳话。伦琴为了将阴极射线引出玻璃管外进行研究,用了较高的放电电压且是在黑暗的实验室内进行研究,无意间发现了X射线。
2021-08-13
X射线
2012年7月4日,欧洲核子研究中心迎来了盛大的节日。成千人在大礼堂前通宵排队,为了分享和见证新闻发布会的历史性时刻。
2021-08-13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
六十年前,人类首次发现了一种基本粒子:中微子。多年来,科学家们已经了解了一些关于这类粒子令人惊讶的事情。但他们还没有回答一个看似基本的问题:中微子有多重?
2021-08-13
中微子
人们对“核”的恐惧,往往根源在于对辐射的恐惧。但是辐射的本质是能量交换与传播,宇宙中任何非绝对零度的物体都存在辐射,也就是说,辐射无处不在。
2021-08-12
核医学PET/CT放射性核素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Large Hadron Collider)作为最庞大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之一。本文将从工程简介、我国参与情况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初略介绍。
2021-08-11
国际大科学计划大型强子对撞机高能物理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Large Hadron Collider)作为最庞大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之一。本文将从工程简介、我国参与情况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初略介绍。
2021-08-10
大型强子对撞机国际大科学计划
1898年,居里夫妇向法国科学院提出了一份工作报告指出他们已发现一种新元素,其同铋相似,却能够自发的放射出一种强大的不可见射线,后将此元素命名为“钋”。
2021-08-10
核物理X射线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Large Hadron Collider)作为最庞大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之一。本文将从工程简介、我国参与情况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初略介绍。
2021-08-09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大型强子对撞机国际大科学计划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Large Hadron Collider)作为最庞大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之一。本文将从工程简介、我国参与情况以及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初略介绍。
2021-08-08
国际大科学计划大型强子对撞机
作为早期放射性研究的权威人物,玛丽·居里(1867-1934)和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1859-1906)两人一同为近现代物理学的发展扫清了不少障碍。
2021-08-07
核物理原子核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的大型强子对撞机(LHC-Large Hadron Collider)作为最庞大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之一。本文将从工程简介、我国参与情况以及信息基础设施支撑等方面进行初略介绍。
2021-08-07
大型强子对撞机高能物理国际大科学计划对撞机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