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技术装备

我国实现完全自主化堆产钼锝发生器产业链关键技术重大突破

近日,在中核集团同位素生产协同平台统筹下,中国原子能所属核理化院/公司-核动力院-中国同辐所属中核高通密切合作,实现我国首次采用高丰度钼-98(Mo-98)同位素堆辐照制备钼-99(Mo-99),以此为原料制备凝胶型钼锝发生器(即钼-98→钼-99→锝-99m)的自主化制备技术路线贯通,标志着我国具备完全自主批量化供应锝-99m(Tc-99m)的能力,改变了长期以来锝-99同位素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锝-99m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是钼-99的衰变产物,是目前全球... 09-09  
头条

使用成像技术优化食物分拣过程

随着近年来成像技术的发展,食品加工业现在投资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的新技术具有更大的成本效益。自动食品分拣系统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解决方案,因为它们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过滤掉不符合质量标准的缺陷产品。 2021-11-15 X射线

新的放射性示踪剂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心肌梗死后心脏是如何恢复的

心肌梗死(心肌梗死)后心脏如何恢复的研究可以通过一种新的放射性示踪剂获得,这种示踪剂的作用是在成纤维细胞活动造成永久性损伤之前对其进行定位。 2021-11-15 放射性示踪剂

电子束焊扫描波形对高温合金GH625焊缝成形影响研究

本文采用电子束焊机内置的12种扫描方式,以高温合金GH625材料为研究对象进行扫描波形的工艺研究, 研究扫描波形及其频率和振幅参数对焊缝成形、焊缝组织的影响规律。 2021-11-15 电子束焊接

兰州重离子加速器为何能够率先突围,完成产业化呢?

我国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和兰州的重粒子加速器被誉为是国家的重器,在微观研究上发挥着重大作用,是我国实现独立自主研究的关键所在。 2021-11-15 重离子加速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

OPG的达林顿运营许可证已修改,允许生产同位素钼-99

加拿大核安全委员会 (CNSC) 于 11 月 9 日宣布,在书面公开听证会后,已修订安大略电力公司 (OPG) 为其达林顿核电站持有的动力反应堆运营许可证。修订后的许可证授权 OPG 在达灵顿工厂生产同位素钼-99 (Mo-99)。 2021-11-15 放射性同位素钼-99

物理所研制相对论激光驱动的超快X射线衍射系统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北京凝聚态物理国家研究中心团队成功研制出一套飞秒时间分辨的X射线衍射系统。 2021-11-13 X射线X射线衍射分析X射线装置

双重退火助力3D打印航天大型轻质承力构件性能提升

激光熔化沉积成形属于增材制造技术,可实现零件的近净成形,因具有较少的去除量且可避免使用模具和大型锻压设备,因此可显著降低航天领域大型金属构件的制造成本和周期。 2021-11-12 增材制造激光束熔化3D打印

适合硅芯片的新型粒子加速器!

在全尺寸粒子加速器中,当微波轰击电子时,电子沿着数公里长的路径飞行,将粒子加速到接近光速。 2021-11-12 粒子加速器美国加速器实验室

米级等离子体波导推动粒子加速器外壳

近一百年来,带电粒子加速器一直是基础物理学研究的核心工具。随着加速器发展到更高的能量以探测更小的成分,它们已经发展到巨大的规模。然而,最近,马里兰大学的研究人员使用强激光和等离子体在缩小加速器尺寸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 2021-11-12 粒子加速器

特殊粒子加速器发射的高能X射线显示新冠病毒改变了肺血管

科学家们利用一种特殊类型的粒子加速器发出的高能 X 射线,精细地捕捉到了新冠病毒对肺部最小血管造成的损害。 2021-11-12 粒子加速器X射线同步加速器CT扫描

用核辐射来无线传输数字数据

工程师已经成功地使用核辐射而不是传统技术无线传输数字编码信息。无线电波和移动电话信号依靠电磁辐射进行通信,但在一项新的发展中,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工程师与斯洛文尼亚的Jožef Stefan研究所合作,用 "快中子 "代替数字编码信息进行传输。 2021-11-11 放射性同位素

核废料如何处理?钨合金是最理想屏蔽材料?

相对于铅和混凝土等其他屏蔽材料来说,钨合金屏蔽灌更适合用来储存核废料。这不仅仅是因为该合金具有环保、无毒和无放射性的优点,更是因为它的比重较高、硬度较大、刚性较强、耐腐蚀、抗氧化、耐磨损和耐高温等特点。 2021-11-11 放射性废物核废料处理

北京谱仪III合作组精确测量中子的电磁结构

北京谱仪III国际合作组对中子的类时电磁形状因子进行了精确的测量,实验结果不仅解决了长期存在的光子-核子耦合反常的问题,还观测到了中子电磁形状因子随质心能量变化的周期性振荡结构。 2021-11-11 北京谱仪

一秒出图!中国航天团队成功开发X射线快速检测技术

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八院804所,一项契合批量生产模式的X射线快速检测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宇航型谱组批投产产品的X射线检测,检测产品总数近20000个,系统使用方便、编程便捷,原来需要183天完成的检测现在缩短至59天,效率同比提升209%! 2021-11-11 X射线无损检测

CMS研究发现一对质子单次碰撞可产生三个J/ψ粒子

通过筛选分析大型强子对撞机(LHC)的粒子碰撞数据,研究人员得出了一个惊奇的结论 —— 紧凑型 μ 子螺线管探测器(简称 CMS)探测到,两个质子之间的单次碰撞不止能够产生一两个 J/ψ 粒子,而是达到了三个。 2021-11-11 大型强子对撞机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