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抗癌症的战争中,最关键的突破往往来自于我们对癌细胞独特标记的发现。对于前列腺癌,尤其是凶险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一个名为PSMA(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靶点,彻底改变了诊疗局面,成为近年来肿瘤学界最闪耀的明星之一。

PSMA是什么?
PSMA是一种大量存在于前列腺癌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尤其在晚期和耐药的患者中,其表达水平会异常升高。更妙的是,它在正常组织和其他器官中分布极少。这使它成为一个近乎完美的“靶子”,让我们可以设计出精准的“制导武器”来攻击它。那么,PSMA在实际治疗中是如何发挥威力的呢?
一、PSMA PET/CT 让复发和转移灶原形毕露
传统的影像学检查(如CT、MRI)对于前列腺癌术后的微小复发灶或早期转移常常力不从心。而⁶⁸Ga/¹⁸F-PSMA PET/CT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难题。
01注入“侦察兵”:
检查时,患者会通过静脉注射带有放射性核素(如¹⁸F)的PSMA抑制剂。
02精准锁定目标:
这些分子会像“侦察兵”一样,在全身游走,精准地结合在表达PSMA的癌细胞上。
03生成“肿瘤热力图”:
随后进行PET/CT扫描,仪器能捕捉到放射性信号,并合成一幅全身的“肿瘤分布热力图”,其灵敏度和特异度高达98%以上,即使是毫米级的微小病灶也能被清晰定位。
这项技术深刻影响了医生的治疗决策,被誉为复发性前列腺癌再分期的“金标准”。
二、¹⁷⁷Lu-PSMA治疗 从内部“爆破”癌细胞
对于常规治疗(如内分泌治疗、化疗)已无效的晚期患者,PSMA靶向治疗提供了新的生机。在PSMA-PET/CT确认病灶高表达PSMA后,即可使用¹⁷⁷Lu-PSMA进行治疗。¹⁷⁷Lu核素在衰变时释放的β射线,能有效杀死它所在的癌细胞。由于药物高度集中在肿瘤内部,形成了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局面,因此疗效显著且副作用相对可控。
三、不止前列腺癌 PSMA的未来潜力更大
更令人振奋的是,研究发现,PSMA并非前列腺癌的专属,在乳腺癌、肺癌、肾细胞癌等新生血管丰富的肿瘤中也有表达。这意味着,以PSMA为靶点的诊疗一体化策略,未来有望惠及更广泛的癌症患者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