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技术装备

CPECC第一建设公司成功中标ITER关键焊接项目

近日, CPECC第一建设公司凭借关键焊接工艺的重大突破,成功中标由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牵头的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诊断屏蔽模块(DSM)水冷盖板焊接项目,标志着我国企业在聚变装置焊接领域的技术实力获得国际顶尖平台认可。国际热核聚变试验堆(ITER)是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诊断屏蔽模块(DSM)是聚变装置的核心部件之一,需在高温、高压环境下长期服役,其焊接质量直接决定装置运行安全。根据设计要求... 2025-09-04 国际视窗

东风-5C核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

9月3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以盛大阅兵仪式,同世界人民一道纪念这个伟大的日子。这次阅兵,23个装备方队分为7个作战群,战略打击群4个方队之核导弹第二方队接受检阅。东风浩荡,威震寰宇。东风-5C液体洲际战略核导弹打击范围覆盖全球,全时戒备、有效威慑,以武止戈、砥定乾坤!手握战略重器,铸就和平盾牌。人民军队忠实履行保卫祖国安全和人民和平生活的神圣职责,忠实履行维护世界... 2025-09-03 核导弹

国内首创!“乐高模式”实现低放废物过氧焚烧装置成功热试​

8月23日,国内首套移动式低放可燃废物过氧焚烧装置圆满完成336小时热态试验,各项性能指标满足设计要求。该装置取得突破性成果标志着我国核环保产业装备制造迈入模块化、体系化发展新阶段,为核设施退役及放射性废物处理提供了安全、高效、灵活的国产化解决方案。针对废物处理焚烧设施建设周期长、成本高、灵活性不足等难题,该装置采用集装箱设计,创新集成上料、焚烧、净化、监测、远程控制等功能于一体。废物处理能力达30~50kg/h,减重比≥... 2025-09-03 放射性废物

通用原子公司成功开发ITER中央螺线管模块

通用原子公司透露,此中央螺线管将为位于法国南部、目前正在建设中的国际聚变科学设施——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的聚变反应提供动力。这个项目对美国和通用原子公司而言都是转折点。通用原子能集团磁聚变能源副总裁韦恩·所罗门博士称,作为首家接受建造如此规模聚变磁体挑战的私营公司,通用原子公司很自豪能在开发实现聚变能源所需技术方面处于领先地位。通用原子公司强调,中央螺线管代表美国一项重大技术成就。该磁体由六个独立部分... 2025-09-02 国际视窗

华硼中子BNCT治疗系统HyBorSys®完成注册检验

8月29日,华硼中子自主研发的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系统HyBorSys®成功通过上海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上检院)注册检验并举行交付仪式。上海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湖州医院,湖州市产业投资发展集团,西安交通大学国家医学攻关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等领导莅临现场。这一里程碑式的突破,标志着这把抗癌利剑已完成上市前最为关键的技术大考,即将迈入临床试验阶段,为癌症治疗带来全新曙光。医疗器械注册检验,是对产品性能与安全性的... 2025-09-01 核医学硼中子俘获治疗

韩国核安全与安保委员会批准更换18座核电站的氢气复合器

8月28日,韩国核安全与安保委员会批准了重大运营变革,涉及18座核电站的多项改造及韩国电力核燃料公司设施改进。当日,韩国核安全保安委员会委员长崔元浩称,第220次核安全保安委员会召开,审议通过了核电设施运行事业许可变更方案。该许可证适用于韩国水电原子能公司申请的18号反应堆和新月城1号和2号机组的运行改造,以及韩国电力公司核燃料公司的业务改造。韩国核安全委员会(NSSC)依据韩国核安全研究所的技术审查,确认这些反应堆安全且符合《... 2025-08-30 国际视窗

俄罗斯“西伯利亚环光子源”助推器实现循环电子束

8月27日塔斯社消息,科学家在俄罗斯同步加速器西伯利亚环光子源(SKIF)的助推器中成功实现了循环电子束。SKIF共享使用中心主任叶夫根尼·列维切夫在技术工业 - 2025会议期间向塔斯社透露,这一成果将助力该装置在今年秋季达到其设计容量3千兆电子伏特(GeV)。SKIF是一座正在新西伯利亚附近建造的巨型科学装置,建成后将成为俄罗斯首个、也是全球最强大的第四代同步辐射源,计划于2025年底发射。它能够让人们窥视物质内部,获取有关物质结构和行... 2025-08-30 俄罗斯同步辐射

托木斯克理工大学2027年将开始生产辐射源分束器

8月27日塔斯社消息,托木斯克理工大学的科学家将联合合作伙伴,在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优先 - 2030联邦项目青少年与儿童国家项目的支持下,于2027年启动高科技分束器的生产。该装置用于分离用于4 + 代装置的同步加速器光束。在第十二届国际技术发展论坛Technoprom - 2025上,相关方签署了关于研发和启动生产的协议。托木斯克理工大学代理校长列昂尼德·苏希克称,目前俄罗斯正同时建设多个新一代同步加速器和中子辐射源,如西伯利亚环形光子源(SK... 2025-08-29 俄罗斯

日本国产“回旋管”完成在ITER项目安装

8月21日,日本国立量子与放射科学技术研究所(QST)宣布,日本首个国产高功率微波源——回旋管,已在法国南部圣保罗莱迪朗斯正在建设的国际聚变实验堆(ITER)上安装完毕。ITER项目是日本、欧洲、美国、俄罗斯、韩国、中国和印度共同参与的国际合作项目,旨在开展科学技术验证以实现核聚变能源。日本在关键设备研发和制造中发挥关键作用,QST作为日本国内相关机构,正推动此类设备采购。日本在回旋管研发方面实力强劲,ITER将使用的24台回旋管中,有8台... 2025-08-29 日本

美国橡树岭实验室研发移动式μ子探测器

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物理学家和工程师合作开发出一种移动式μ子探测器,有望加强对乏核燃料的监测,助力解决量子计算关键挑战。μ 介子探测器首席研发员 Polad Shikhaliev 旁观 ORNL 维格纳杰出研究员 JungHyun Bae 的身影,后者正在观察他在博士研究期间设想的 μ 介子探测器内部结构。图片来源:Sumner Brown Gibbs/ORNL,美国能源部μ子是一种运动速度接近光速的基本亚原子粒子,科学家可利用其像中子一样深 2025-08-29 美国

国产首台硼中子俘获治疗设备完成临床首例治疗

8月12日,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和国科中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等共同研发的首台国产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设备,在东莞市人民医院完成了首例患者的全流程治疗。BNCT是我国首台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BNCT设备,其关键技术来源于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散裂中子源。作为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国家重大科技成果,体现了我国在高端医疗设备研发领域的强大实力。为了推进BNCT项目进展,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等组建成立了专门从... 2025-08-27 核医学硼中子俘获治疗

江门中微子实验正式运行

8月26日,江门中微子实验(JUNO)成功完成2万吨液体闪烁体灌注,并正式运行取数。经过十余年准备和建设,JUNO成为国际上首个运行的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完成JUNO探测器灌注并开始运行取数,是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这是国际上首次运行的超大规模和超高精度的中微子专用大科学装置,将使我们能够回答关于物质和宇宙本质的基本问题。中国科学院院士、JUNO合作组发言人王贻芳说。位于水池内(尚未灌水)的中心探测器(外部图)JUNO... 2025-08-26 中微子

中国团队突破同位素Ac-225制备技术!清华大学联合磐美迪继续破解全球供应困局

8月14日 我国核医学领域迎来里程碑式突破!清华大学与磐美迪(PanMediso)今日宣布,双方产学研项目成功攻克新型同位素Ac-225(锕-225)的制备核心技术。此举标志着中国在全球紧缺的α核素领域实现自主可控,打破国外垄断,为全球癌症治疗提供中国方案。Ac-225凭借精准靶向治疗能力,被誉为新一代同位素之星。其释放的α粒子,其传能线密度(LET)比β核素高出近百倍,肿瘤杀灭效果显著优于β核素,且α核素可直 2025-08-26 核医药

一体化快堆关键技术攻关取得重要突破

核反应堆堆芯余热导出能力,对反应堆基本安全至关重要。通过冷却剂的自然循环流动,实现堆芯余热的非能动导出,是快堆固有安全性能的重要体现。如何在快堆中有效实现并验证自然循环,是目前国际上的热点和难点。近日,由原子能院反应堆工程技术研究所承担的一体化闭式循环快堆核能系统(简称一体化快堆)项目一体式余热导出原理验证试验顺利完成,试验结果通过了来自清华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重庆大学等专家的审查。这是国内首个针... 2025-08-26 技术装备

电子加速器装置:缩短作物育种周期

近日,由中国发明协会举办的2025年度发明创业奖评选结果揭晓,三亚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实验室凭借首台套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装置的研制与应用项目,从众多参评成果中脱颖而出,摘得发明创业奖成果奖一等奖。此次获奖,是对我们深耕农业科研创新的莫大鼓舞。这一荣誉不仅标志着我国在电子加速器诱变育种应用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更彰显出国家南繁科研育种基地在科研创新中的强劲实力,印证了我国在新兴育种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也为全球农业科技发展贡献... 2025-08-26 诱变育种辐射育种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