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专家观点

薛其坤院士:可控核聚变的实现将是未来20年最具颠覆性的科学变革

7月8日,在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的物理专场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表示:可控核聚变的实现将会是未来二十年最具颠覆性的科学变革,这会永久改变人类能源问题,足以支撑未来任何一次工业革命。据了解,未来科学大奖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有限公司发起,最早源自于2015年未来产业成立大会上,一群世界知名的中国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发出打造属于中国的科学大奖的倡议。次年,未来科学大奖应运而生,单项奖金规模... 07-12  
头条

来自3-D拓扑绝缘体的可调太赫兹辐射

位于毫米波和远红外频率范围之间的太赫兹(THz)波是一种电磁频带,至今尚未完全识别和理解。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吴晓军带领一组研究人员积极寻求理解,产生和控制太赫兹辐射的方法 2020-11-04 专家观点

吴宜灿院士:《科技创新模式思考及其在放射医疗领域的实践》

吴宜灿院士还介绍了“四合一”模式在放射治疗领域的探索与实践。高端医疗装备是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的必备手段,而我国放疗设备市场,进口产品占比近90%,高端放疗装备被国外产品长期垄断。 2020-12-17 专家观点

樊明武院士:质子重离子肿瘤放疗装备发展现状及趋势

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樊明武在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峰会暨2020国药器械生态大会上做了题为《质子重离子肿瘤放疗装备发展现状及趋势》的报告。 2020-12-15 放射诊疗

白皮书:2D X射线检查的局限性

电子产品的X射线检查已经存在了几十年,但电子产品设计和制造向更小、密度更高转变正不断推动X射线技术的发展。 2020-12-10 专家观点

中物院二所所长彭述明:突破核科技“卡脖子”问题 坚持自主创新

近日,时值二所独立建所50周年,记者走进二所专访彭述明。从反应堆安全聊起,彭述明与记者畅谈核技术应用和科技创新。 2020-12-09 专家观点

厦门大学张润副教授团队:从同位素视角探究南海溶解有机氮循环

近日,厦门大学海洋与地球学院张润副教授与国内外合作者在Global Biogeochemical Cycles期刊发表题为“Dissolved organic nitrogen cycling in the South China Sea from an isotopic perspective”(从同位素视角探究南海溶解有机氮循环)的研究论文。 2020-12-07 专家观点

MD安德森癌症中心张玉蛟教授:质子治疗发展方向与前景

随着质子治疗新技术的成熟发展,目前质子调强治疗(IMPT)已经逐渐成为多数新建质子治疗中心的标配。同时,机载CT(on-board CT),尤其是容积CT、锥形束CT(CBCT)、轨道CT(CT on-rail)都成为新建质子治疗中心的基本配置。 2020-12-03 专家观点

国外学者开发深度学习模型 可在PET/CT图像中快速检测淋巴瘤

全身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与计算机断层扫描(PET CT)相结合是淋巴瘤(淋巴系统癌)治疗的基石。PET CT扫描用于诊断疾病,然后监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程度。但是,将扫描中的每个淋巴结准确分类为健康还是癌变是一个复杂且耗时的过程。因此,在临床日常实践中,详细的定量治疗监测通常不可行。 2020-12-01 放射诊疗

为了使核能蓬勃发展 我们需要对辐射进行“思维定势逆转”

如果世界各国希望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那么核能必须增长并迅速增长。但是核能的增长受到几个因素的阻碍,包括成本,新反应堆的长期许可和建造时间表。这些高昂的成本和漫长的时间表很大程度上可以归结为一个问题:公众过度担心辐射。 2020-11-25 专家观点

西安交大研究人员发现锆合金辐照生长关键位错环机制

近日,西安交通大学材料学院韩卫忠教授研究组发现辐照初期在纯锆中形成了一种新型的纳米尺度三角形空位型缺陷,从而提出基面三角形空位型缺陷是锆合金中基面空位型位错环的前驱体。 2020-11-17 专家观点

兰州大学陈林组关于低能重离子与材料表面作用能损研究进展

今天载能离子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能量损失在物理学上有百年研究历史,曾经在核探测器研制、核材料辐照损伤、离子注入与材料改性等领域受到了科学界的广泛研究 2020-11-16 专家观点

皮肤病学博士:放射治疗的不良副作用及处理建议

放射疗法是治疗某些癌症的最常见方法之一。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化疗可能对身体造成伤害-脱发,嗜睡,食欲不振。但是放射疗法也会对皮肤产生一些真正的不适,有时甚至是痛苦的副作用。 2020-11-13 专家观点

核战争可能对全世界野生捕获的海鲜造成的损害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核战争可能对全世界野生捕获的海鲜造成的损害,从鲑鱼和金枪鱼到鸡尾酒中的虾。 2020-11-10 专家观点

流行病的发生与特定位置的日太阳辐射量密切相关

为什么大多数病毒流行病在全球的温带地区在秋季和冬季周期性地传播?根据意大利国家天体物理学研究所,米兰大学,伦巴第大区环境局和Don Gnocchi基金会的跨学科研究人员小组的回答,答案与我们的太阳息息相关。 2020-11-06 专家观点

中科院院士王贻芳:坚持正负电子对撞机建设的前期探索和预研

中国已进入百亿级基础科学设施建设时代;现有支持水平下连续20年投资基础科学,中国科学家获得诺贝尔奖是大概率事件……10月31日,于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王贻芳金句频出,呼吁投资基础科学研究。 2020-11-03 专家观点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