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政策法规
技术装备
辐照加工
电子加速器
仪器仪表
核分析技术
同位素
辐射防护
产业应用
安防领域
农业领域
环保领域
医学领域
食品领域
工业领域
军工领域
国际视窗
专家观点
产业经济
园区项目
公众科普
产业活动
视频
辐照地图
热点关注:
放射性同位素
粒子加速器
辐照杀菌
无损检测
高新核材
辐射成像
放射诊疗
辐射育种
食品辐照保鲜
废水辐照
X射线
中广核技
中国同辐
专家观点
薛其坤院士:可控核聚变的实现将是未来20年最具颠覆性的科学变革
7月8日,在未来科学大奖十周年庆典·科学峰会的物理专场研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校长薛其坤表示:可控核聚变的实现将会是未来二十年最具颠覆性的科学变革,这会永久改变人类能源问题,足以支撑未来任何一次工业革命。据了解,未来科学大奖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有限公司发起,最早源自于2015年未来产业成立大会上,一群世界知名的中国科学家和企业家共同发出打造属于中国的科学大奖的倡议。次年,未来科学大奖应运而生,单项奖金规模...
07-12
头条
美国前防长佩里:目前发生核战争或核事故可能性比冷战时期还要高
29日,日本《朝日新闻》发布了对美国前国防部长威廉·佩里的专访内容。该专访围绕美国国防和核武器话题展开,佩里在受访时表示,就目前的国际局势来看,发生核战争或者核事故的可能性比冷战时期还要高。
2021-06-01
专家观点
未来核安全的数字创新
NEA总干事麦格伍德评论道:“如果核工业错过这场数字创新,那核能的未来将遭遇重大损失。”
2021-05-14
专家观点
访乌克兰核能问题专家——日本核污染水排海方案将威胁人类健康
乌克兰国家核监管检查局委员会成员、核能问题专家奥莉加·科沙尔娜娅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指出,日本政府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上百万吨核污染水排入大海的决定堪称“野蛮”行为,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物质将威胁人类健康。
2021-04-27
废水辐照
华东理工教授:“谈核色变”会影响核能利用和核技术推广
科普时报一提到核能与核技术应用,一些人就想到原子弹爆炸和核电站事故。公众由于缺乏核科学与技术知识,加上某些舆论的误导,导致人们谈核色变,产生核恐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核能利用和核技术推广。
2021-04-26
专家观点
国际环保组织核专家驳斥日本“排污入海”
国际环保组织核专家驳斥日本“排污入海”
2021-04-26
废水辐照
王世真院士:利用核元素造福人类 让核医学在中国落地生根
中国科学院院士、生物化学家王世真,便是其中一位。作为世界上最早参与研究放射性核素的科学家之一,他用半个多世纪的心血,让核医学在我国落地生根。
2021-04-22
放射诊疗
中国专家:福岛核污水排海是将责任转嫁给全人类
福岛核事故处理后废水排海相关专业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专家委常务副主任赵成昆、生态环境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研究员刘新华、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刘森林等专家。
2021-04-19
废水辐照
陈言:核污水这么安全 该送到东京水库中
日本是个科学技术极为发达的国家,媒体也保有相当程度的自由报道的权利。不过,不论是支持菅义伟内阁的决定,还是谈福岛渔民反对向海洋倾倒核污水,最后能否用科学态度处理问题,能否拿出一个让人理解的方式来向日本国内外民众做出解释,这该是问题的关键。
2021-04-15
废水辐照
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长江光:加快放射性废物处置能力建设 打通处理处置短板环节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关键之年,在电磁辐射环境监管、放射性废物管理、高风险移动放射源监管等工作领域开好局、起好步意义重大。今年的工作有哪些重点,将如何开展?为此,记者专访了生态环境部辐射源安全监管司司长江光。
2021-04-13
固废处理
科学家研究核装置爆炸产生的中子能量对小行星偏转的影响
据外媒报道,由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和美空军技术学院(AFIT)联合开展了一项有关核装置爆炸产生的中子能量究竟是如何影响小行星偏转的研究。科学家们比较了两种不同的中子能量来源(代表裂变和聚变中子)造成的小行星偏转,并进行了并排比较。
2021-04-13
专家观点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铀矿放射性污染控制及治理技术方案通过专家论证
3月29日,按照科技部要求,由中心牵头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场地土壤污染成因与治理技术”重点专项“铀矿区放射性核素污染控制及治理技术”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在北京召开。
2021-04-12
专家观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樊明武主讲“核技术应用与我们的生活”
3月29日下午,由武汉市科协与武汉教育电视台联手打造的科普节目《江城科学讲堂》走进协和武汉红十字会医院。中国工程院院士樊明武特邀来到医院,以《核技术应用与我们的生活》为题,科普核技术应用。
2021-04-05
专家观点
科学家称放射性分子或有助于解释宇宙中缺少的反物质
在近日发表于《物理评论快报》上的一篇新研究中,加州理工学院的物理助理教授 Nich Hutzler 与研究生 Phelan Yu 提出了一套新的理论,以帮助解释宇宙中缺少的反物质。
2021-03-31
专家观点
科学家描述电子对撞机(EIC)的探测器目标
计划在未来十年内在美国制造的一种新型粒子加速器,称为电子离子对撞机(EIC),以及一种先进的探测器,可以捕获电子和离子碰撞时的作用。
2021-03-26
专家观点
研究人员驳斥了数十年来有关背景辐射的科学理论
背景辐射包括来自太空的辐射,以及来自地面源的辐射。自1960年代以来,一直存在线性无阈值假设指导政策,即任何辐射水平都存在一定风险。全世界花费了数千亿美元来尽可能减少辐射水平。
2021-03-25
专家观点
401条
上一页
1
..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
27
下一页
阅读排行榜
01
聚焦聚变堆材料研发 探索前沿发展新路径
02
国家原子能机构副主任:坚定稳定的政策支持是中国核能发展的根本保证
03
2050年前后我国实现聚变发电商业化
04
专家论道裂变与聚变的协同创新
05
全国政协委员段旭如:聚变能商用,时间表有提前可能性
06
汪华林院士主讲核能环保旋流强化技术思考
07
开展原子能领域深入合作 贡献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访国家原子能机构秘书长黄平
08
2025全国两会丨聚焦“核技术应用”之声
09
“中国在‘人造太阳’计划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访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组织总干事巴拉巴斯基
10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核领域代表、委员建言献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