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项目
近日,中国能建江苏电建三公司与中核华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组成联合体中标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厂一期工程常规岛施工项目,中标金额42.2516亿元。江苏徐圩核能供热发电厂一期工程位于江苏省连云港市徐圩新区,是全球首个第三代核电压水堆机组和第四代核电高温气冷堆机组的双堆耦合示范工程,也是国内首个以供汽供热为主要目的、兼顾电力供应的核动力发电厂。项目采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核电第三代华龙一号与第四代高温气冷堆耦合技术,建设2台华龙...
09-05
头条
SKA是国际大科学工程,由政府间国际组织SKA天文台负责建设运行,澳大利亚、中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参与建设。宇宙磁场是SKA最初规划时确定的主要科学方向之一,也是我国SKA科学战略中的特色研究方向之一。磁场在恒星形成、活动星系核喷流、星系和大尺度结构形成和演化等重要天体物理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2023-02-21
天体物理核天体
今天,科学家和工程师不断有新发现,使这种几乎取之不竭的能源离现在更近了。多年来,已经设计和建造了各种实验性聚变装置,包括托卡马克装置、仿星器和基于激光的技术,以推进聚变能源的前景,并有一天彻底改变我们产生能源的方式。
2023-02-21
国际原子能机构
中广核大湾区高分子材料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是广东省及中山市重点项目,选址落户中山市东凤镇,是中广核技为实现核技术应用发展规划,在华南区域布点的高分子材料研发及生产基地。
2023-02-19
中广核技核技术
2023年2月13日,中科院高能所承担建设的高能同步辐射光源(简称HEPS)低温系统罐区的最后一套设备——氮冷箱在HEPS低温罐区就位,暨HEPS低温系统的罐区设备全部就位,标志着低温系统的设备和管路安装进入攻坚阶段,为后续HEPS低温系统和超导设备调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23-02-16
高能同步辐射光源
四川天府新区宇宙线研究中心落户成都科学城 ,标志着我国宇宙线研究最强大脑落户成都。该中心由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设立,对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 拉索展开研究,为解开宇宙线起源这一世纪之谜提供重要的科学支撑。
2023-02-14
宇宙射线
市场监管总局日前批准依托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筹建国家原子能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以加快原子能领域计量科技创新,更好地发挥计量对原子能产业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作用。
2023-02-13
核技术放射医学核医学放射性药物
重离子治疗项目在安装调试过程中有着多项技术突破。一是创造了同类设备最短安装调试时间记录。
2023-02-09
重离子加速器
推动航天城扩区,大力发展火箭链、卫星链、数据链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航天+旅游”“航天+制造”“航天+康养”和“航天+育种”等产业,打造航天产业集聚地。
2023-02-09
航天育种
通过项目一期的实施,将建成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磁约束聚变能研发基地,发展和掌握聚变堆芯加热和电流驱动、燃烧等离子体运行、包层技术和总体集成设计技术等,支撑聚变堆关键技术攻关需要,引领中国磁约束核聚变能开发及相关技术快速发展。
2023-02-08
园区项目
1月12日,中国同辐所属原子高科成功举办分子靶向诊疗药品生产基地一期工程封顶仪式,庆祝本项目2022年12月底正式封顶取得里程碑式进展。
2023-01-20
靶向治疗
王贻芳对与南京公司长期的合作历程进行回顾,感谢合作组成员完成了光电倍增管的研发,为江门中微子实验、高海拔宇宙观测站实验、锦屏中微子实验等诸多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希望能在合作组的努力下,为更多大科学工程装置的核心探测器件国产化做出更多贡献。
2023-01-19
中微子流宇宙射线
1月17日,记者在重离子治疗中心项目工地看到,已经封顶的中心大楼外墙格外厚实。项目施工方负责人陶志红介绍,为防止重离子设备在运行中产生辐射,重离子设备楼层深挖到负6米,其外墙最厚实的地方达到4.3米,堪比银行金库墙壁厚度。“项目建设标准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进行,重离子设备安装、调试完成后,还要接受相关管理部门的专业检查,确保辐射在安全可控的范围内。”
2023-01-18
重离子治疗
国家“十四五”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以下简称锦屏实验室)由清华大学和国投集团雅砻江水电共同建设。建成后,原有的4000立方米实验空间将得到极大拓展,可用于暗物质、中微子、核天体物理、深地岩石力学、深地医学等前沿基础科学研究。
2023-01-18
中微子流天体物理核天体宇宙射线
近日,由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激光核物理团队与复旦大学、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合作开展的激光核物理实验中的中子探测器标定研究工作取得关键性进展,为有效提升激光驱动中子源标定精度、建立中子探测器标定标准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3-01-17
核物理
曹俊主要从事中微子物理研究和中微子探测技术研究。2004年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入职高能所,从事大亚湾反应堆中微子实验研究,为2012年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模式做出关键贡献,并于2013年起担任国际合作组共同发言人,领导大亚湾的研究工作。他是江门中微子实验的提出者之一,目前担任项目常务副经理和国际合作组副发言人。
2023-01-13
中微子粒子物理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