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变新闻
2025年10月1日,BESIII合作组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发表了关于Σ⁺超子衰变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由复旦大学、瑞典Uppsala大学和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合作完成,被合作组列为亮点工作。复旦大学严亮青年研究员和其课题组博士生肖云龙,初晓,Uppsala大学Patrik Adlarson教授, Andrzej Kupsc教授, 高能物理研究所李海波研究员是本研究的主要完成人。电荷宇称(CP)对称性破缺是解释宇宙物质
2025-10-09
慕尼黑同位素技术公司(ITM)与劳厄-朗之万研究所(ILL)达成新的战略合作,优先使用ILL高通量中子辐照技术。这一合作已持续15年,主要致力于非载体添加镥-177(nca ^177Lu)的生产。镥-177是广泛应用于放射性药物疗法的重要放射性同位素,可更高精度对抗恶性肿瘤。此次合作核心在于使用ILL位于法国格勒诺布尔的高通量反应堆中子辐照设施。该反应堆独特的高中子通量输送能力,可高效激活前体材料镱-176 (Yb-176)生成镥-177。镥-177良好的衰变特性...
2025-10-06
核药应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多重优势: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指原子核不稳定,在衰变成其他核素时会自发性地放出电离辐射的核素,用其制成的特殊制剂为放射性药物,也称核药。核药根据临床用途可分为诊断类核药和治疗类核药。用于治疗时,核药具有诊疗一体化、不易耐药及靶向化治疗的优势。用于诊断时,核医学成像不仅能像其他影像学成像一样显示人体解剖结构,也能提供生化功能信息,具有敏感性强、能发现微小病灶、成像范围广的优势。国内外...
2025-09-28
近日,在中核集团同位素生产协同平台统筹下,中国原子能所属核理化院/公司-核动力院-中国同辐所属中核高通密切合作,实现我国首次采用高丰度钼-98(Mo-98)同位素堆辐照制备钼-99(Mo-99),以此为原料制备凝胶型钼锝发生器(即钼-98→钼-99→锝-99m)的自主化制备技术路线贯通,标志着我国具备完全自主批量化供应锝-99m(Tc-99m)的能力,改变了长期以来锝-99同位素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锝-99m是一种放射性同位素,是钼-99的衰变产物,是目前全球...
2025-09-09
近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衡月昆研究员与其合作博士后付颖创新性地提出利用人造同位素镝-159(159Dy)的轨道电子俘获过程直接测量电子中微子质量的实验构想,深入分析了灵敏度、不确定性和潜在本底,预期测量精度可以达到亚电子伏(sub-eV)水平,有望为破解中微子质量之谜提供新路径。该项研究成果以Directly determine the electron-neutrino mass with sub-eV sensitivity by the decay of 159Dy为题在《科学通报》(Scie
2025-08-29
本月初,研究人员宣布已完成伽马射线能量跟踪阵列(GRETA)的主要构建。GRETA是用于伽马射线谱学的精密工具,据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员兼GRETA项目负责人保罗·法伦称,其灵敏度将比以往核科学实验高出10到100倍,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8月8日文章引用了这一观点,该实验室是项目负责人办公地及GRETA组装地。GRETA 将使用多个锗晶体来追踪核衰变发射的伽马射线。图中展示了 6 个模块中 120 个晶体中的 24 个。(图片来源:Robinson Kuntz/伯克...
2025-08-23
位于加里宁核电站的DANSS实验中,俄罗斯物理学家利用反应堆反中微子追踪反应堆功率和核燃料成分的变化,精度与传统方法相当,相关研究发表于《物理快报B》。传统上,核反应堆运行监测依靠多个传感器和探测器测量热功率与燃料状态,但这些方法可能存在系统误差,开发独立监测方法对提升反应堆安全性与准确性至关重要。反中微子流是可行方法之一,它由核裂变产物衰变直接产生,可自由逸出反应堆。不过,记录中微子和反中微子难度极大,科学家不断开发新方...
2025-07-25
7月21日,据塔斯社消息,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的物理学家在大型强子对撞机的数据中,首次发现一种破纪录的罕见衰变痕迹,这种衰变每1亿次重σ超子粒子衰变中才会出现一次。科学家们在《物理评论快报》发表文章称,对这一过程的研究再次证实了粒子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研究人员表示,他们首次追踪了σ超子衰变为质子、反μ子和μ子的过程,并确定了此类衰变的精确频率,证实了这种粒子毁灭场景的罕见性。观测结果与标准模型预测完全一...
2025-07-23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与合作者在原子核的奇特衰变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新核素铝-20,并发现其通过稀有的三质子发射模式进行衰变。相关成果于7月10日发表在《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上。目前,人们已经发现了3300多种核素,其中不足300种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稳定核素,其余均为不稳定核素,会发生放射性衰变。常见的衰变模式有α衰变、β-衰变、β+衰变、电子俘获、&gamma
2025-07-21
7月16日塔斯社报道,大型强子对撞机(LHCb)装置的科研团队在历史上首次记录到λ重子和反λ重子的衰变速率差异,这一发现与宇称-电荷对称性(CP)破缺有关。研究人员在《自然》杂志发表文章称,这使物理学家距离揭示宇宙中几乎没有反物质的原因更近一步。物理学标准模型预测,因宇称和电荷对称性被破坏,反物质和物质行为会有所不同。介子粒子的宇称和电荷对称性破坏早在半个多世纪前就已证实,而玻色子构成宇宙大部分物质。此次研究指...
2025-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