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应用
9月5日,由中国同辐与秦山核电联合研发的碳-14产品,正式从中核秦山同位素生产基地(浙江海盐)发往欧洲制药企业。此举不仅实现了国产碳-14在欧美高端市场出口零的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医用同位素产品正式进入国际供应链,为全球新药研发提供可靠的中国方案。碳-14作为药代动力学研究、农药代谢分析等领域的关键材料,在创新药研发活跃的欧美市场具有持续增长的需求。中国同辐北京分公司作为中国同辐国际化经营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市场前沿洞察优势,...
09-07
头条
为深入探索氢键对称相关问题,近日,北京高压科学研究中心(HPSTAR)研究员Thomas Meier带领国际研究团队,对一系列不同样品进行了高压原位核磁共振光谱测量,并发现了关于氢键对称化的统一规律——不同体系中氢键的对称都发生在氢原子流动最快的临界点,并且都对应于几乎相同的氧原子(距离氢原子最近邻)间距。
2022-06-02
核磁共振
该工作通过在BCG表面表达FimH蛋白,赋予了BCG靶向肿瘤细胞糖基化的能力,达到了增强BCG对膀胱肿瘤细胞的选择性黏附和增强免疫反应的“一箭双雕”的效果,在膀胱癌原位模型中展现出了出色的抗肿瘤效果和良好的安全性,为临床BCG菌株的减毒增效提供了新的策略。
2022-06-02
靶向治疗
X-RAY也就是X射线,X射线是一种波长很短的电磁波,其波长比可见光短得多。同其他电磁波一样,X射线也具有波粒二象性,即同时具备波和粒子的特性。人体软组织和骨骼吸收X射线的能力不同,因此X射线可用来检查人体结构。
2022-06-02
X射线
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日渐消耗以及中国碳达峰、碳中和“双碳”目标的提出,零碳能源的建设在我国的能源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核电产业也因此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无损检测技术在核电站的役前和在役检查中的使用对保障核安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2022-06-02
无损检测
据了解,2021年10月16日,一批凤凰单丛茶茶种通过华南农业大学国家植物航天育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搭载神舟十三号进入浩瀚太空,历经183天回到地面,于2022年4月16日在京开舱取出。这是凤凰单丛茶茶种首次参与航天育种工程项目,也是我国目前驻留太空时间最长的茶种。
2022-06-02
航天育种
同步辐射原理是带电粒子(电子、离子)以接近光速运动时,在电磁场的作用下偏转,沿运动的切线方向上发出的一种电磁辐射。封东来解释说,“这是一种‘开机才有、关机就无’的射线,并且软X射线波段的射线在空气中无法传播,穿透力很弱,所以并不可怕。”
2022-06-02
核技术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开展辐射环境监测科研创新,对完善环境监测技术体系和环境监测管理制度、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
2022-06-02
环境监测
全世界每年有超过 1000 万患者接受放射治疗,使其成为与手术和化疗一样的癌症治疗的重要工具。此外,30% 到 40% 的接受治疗的患者对放射治疗有抵抗力。辐射引起的副作用严重限制了给予肿瘤的辐射剂量。如果可以减少毒性,则可以给予更大剂量的辐射,从而在癌症治疗中提供更有效和更好的耐受性结果。
2022-06-01
放射诊疗
休斯顿-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超声引导的癌症免疫治疗平台,产生全身抗肿瘤免疫,提高免疫检查点封锁的治疗效果。
2022-06-01
超声检测
达斯博士、盖比博士和他们的团队注意到,由于对脑转移的治疗,存活时间较长的患者也生活在严重的认知障碍中,他们开始了解更多。他们想要了解一种更有针对性的脑部放射疗法是否对这些患者同样有益,就像已经在大多数其他癌症类型中显示的那样。
2022-06-01
放射诊疗靶向治疗
武汉大学医学物理团队针对目前的肿瘤放射治疗手段——闪疗(FLASH),首次在国际上提出了一种应用于质子闪疗技术的快速单层单次扫描技术(基于自主设计的静态和动态的脊形滤波器),可大幅缩短质子笔型束扫描时间。
2022-06-01
质子治疗
当时为响应国家发展基于强激光的超高梯度电子加速技术需求,博士期间专攻激光和稠密等离子体作用的王文涛需要转到一个新领域。
2022-06-01
核技术
所以,利用放射性核素或其他辐射源发射出的、具有一定能量和强度的X射线或γ射线,在被检测物体中的衰减规律及分布情况,就有可能由探测器陈列获得物体内部的详细信息,最后用计算机信息处理和图像重建技术,以图像形式显示出来。
2022-06-01
工业CT
为统筹做好新形势下疫情防控与监督检查工作,5月25日,生态环境部西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以下简称西南监督站)采用“云端”方式,在云南省生态环境部门的支持配合下,对北京核工业化工冶金研究院负责的381铀矿退役治理项目辐射环境安全工作开展了远程监督检查。
2022-06-01
辐射安全
中核运行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提高政治站位,始终保持对核安全的高度敬畏,确保公众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要切实履行核安全的全面责任,高度重视核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要进一步培育核安全文化,形成透明、开放、多层次的沟通交流机制;要高度重视已经发现问题的整改,做到举一反三,确保整改工作落实落细。
2022-06-01
核安全技术
阅读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