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应用
9月5日,由中国同辐与秦山核电联合研发的碳-14产品,正式从中核秦山同位素生产基地(浙江海盐)发往欧洲制药企业。此举不仅实现了国产碳-14在欧美高端市场出口零的突破,也标志着我国医用同位素产品正式进入国际供应链,为全球新药研发提供可靠的中国方案。碳-14作为药代动力学研究、农药代谢分析等领域的关键材料,在创新药研发活跃的欧美市场具有持续增长的需求。中国同辐北京分公司作为中国同辐国际化经营的主力军,充分发挥市场前沿洞察优势,...
09-07
头条
作为储能领域的一匹黑马,钠离子电池具有原材料储量丰富、易于提取成本低廉、自主可控等优势,有望与锂离子电池在储能领域形成互补,有助于加快实现我国双碳目标,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应用前景。而正极材料是钠离子电池技术的核心研发高性能正极材料是提升电池性能的首要任务。近日,原子能院核物理研究所中子散射团队基于中国先进研究堆高分辨粉末中子衍射谱仪,通过引入锰离子空位,首次实现了材料由无序结构转为有序结构,设计出大电流、...
2025-05-13
质谱仪
塔斯社5月7日消息,据俄罗斯教育与科学部新闻处报道,俄罗斯理工大学MIREA的专家成功开发出一种基于金刚石的场效应晶体管设计。场效应晶体管是一种通过半导体利用电信号控制电流的装置,此次开发的金刚石场效应晶体管应用前景广阔,发明者透露其将应用于核能和空间技术领域。新闻处详细介绍了该新设备的创新之处,新设备采用了通过热化学处理工艺形成的晶体结构完美的金刚石层,且该层厚度小于1微米。这一技术能够消除表面缺陷,进而显著改善晶体...
2025-05-12
俄罗斯
近日,美国科学家在量子研究领域取得重大突破,首次获得不受限制运动的自由原子图像。这一成果让研究人员得以直接观察此前无法研究的长期预测的量子现象,为量子物理学研究开辟了全新路径。该突破性新技术由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研究团队开发,其核心在于运用激光冷却显微系统。研究过程中,研究人员先将原子置于受控云环境中,让它们自由活动,随后借助激光冻结原子,进而完成拍照操作。麻省理工学院物理学家马丁·茨维尔莱因(Zwierlein)对这一成果...
2025-05-12
原子核
近日,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科研人员在微束系统设计与智能控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成功开发出首款微束系统自动设计代码CADAIT和基于生成式模型的人工智能微束结构生成智能体AIMPer,并创新性地将强化学习技术应用于微束聚焦控制,显著提升了微束系统的设计效率与调束智能化水平。传统微束系统设计高度依赖专家经验与复杂计算,耗时长达数月。研究团队开发的CADAIT代码通过融合矩阵方法与数值离子追踪技术,结合差分进化算法,实现了...
2025-05-12
产业应用
近日,一项由国际原子能机构支持、发表于《自然:气候变化》杂志的研究表明,海藻养殖场可像自然沿海生态系统一样有效储存碳,为海洋碳去除方法增添新潜力。该研究利用核技术首次对全球海藻养殖场的碳埋藏率展开全面实证评估,发现海藻养殖场能在其底层沉积物中储存有机碳,且速率与天然蓝碳栖息地相近。蓝碳即海洋生态系统中捕获和储存的碳,被视为减缓气候变化的潜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红树林、海草草甸和盐沼等自然生态系统会将碳封存或捕获...
2025-05-12
核技术
近日,德国美因茨约翰内斯古腾堡大学(JGU)核物理研究所A1合作组与中国、日本科学家携手,在电子散射实验中首次成功产生并测量中子丰度极高的氢同位素⁶H(氢-6),实验结果显示原子核内中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强于预期。这一成果为研究轻的、富含中子的原子核提供了新方法,并挑战了当前对多核子相互作用的理解。该实验在美因茨微加速器(MAMI)的光谱仪设施上进行。JGU核物理研究所的Josef Pochodzalla教授强调:这项测量的完成得益于MAMI电子束的卓...
2025-05-11
原子核
近日,在美国能源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伊利诺伊加速器研究中心(IARC)工程师与科学家的带领下,费米实验室与欧几里得技术实验室(Euclid Techlabs)携手开展多年项目,成功测试一种新型微导电陶瓷,该材料将应用于粒子加速器关键组件——射频窗口,为提升加速器可靠性与功率带来新希望。粒子加速器在科学和工业领域作用显著,既能推动重大科学发现,又可安全消毒医疗设备、去除水和土壤中的危险化学物质、清除果蔬中的有害生物。然而,即便性能强大...
2025-05-09
粒子加速器
近日,由美国能源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加州理工学院、美国宇航局喷气推进实验室、日内瓦大学和智利费德里科·圣玛丽亚技术大学的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在费米实验室开展了一项开创性研究,测试超导微线单光子探测器(SMSPD)在粒子物理实验中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SMSPD 具备高探测效率,有望成为推进粒子物理研究与暗物质探测的前沿技术,标志着向开发下一代粒子物理实验先进探测器迈出重要一步。在研究中,团队利用一系列 SMSPD 探测器,对质...
2025-05-09
粒子物理
近日,全球激光浓缩公司(GLE)宣布,已正式在其测试环路设施启动大规模演示测试,此举旨在推动 SILEX 激光浓缩过程达到技术就绪水平 6 级(TRL-6)。GLE 方面透露,在北卡罗来纳州威尔明顿设施开展的测试计划意义重大,预计将成为在相关操作条件下对大规模浓缩性能的关键验证环节。GLE 首席执行官史蒂芬·朗(Stephen Long)表示,这一里程碑标志着公司距离实现 SILEX 激光浓缩工艺的全部商业潜力更近一步。他介绍道:经过广泛调试和初步测试期后,我们...
2025-05-09
国际视窗
4月29日,Telix公司宣布其前列腺癌PET成像剂Illuccix®(用于制备镓-68戈泽托肽注射液的试剂盒)已获得法国国家药品与健康产品安全局(ANSM)的上市许可,用于检测和定位前列腺癌成人患者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阳性病变,此为广泛临床应用标签。Illuccix经镓-68放射性标记后,在法国适用于多种临床环境下,通过PET检测前列腺癌(PCa)成人患者的PSMA阳性病变。具体临床场景包括:高危PCa患者在接受主要治愈性治疗前进行初步分期;疑似复发性PCa...
2025-05-05
核医学
据塔斯社掌握的一份文件显示,俄罗斯国防部获得一项机器人综合体专利,该综合体可用于搜索并安全清除受污染区域的放射性物质,以便后续处置。专利文件详细阐述了这一机器人综合体的工作原理。该方法的本质在于,搭载在MI - 8MT型载人直升机上的VKR综合体(机载侦察综合体)飞越指定区域,利用探测单元,包括闪烁探测器(BDS)和中子探测器(BDN),探测并记录点伽马或中子电离辐射源(IRS)的特性,同时对这些测量结果进行记忆、存储,并将其传输至NVK(地面计...
2025-05-03
俄罗斯辐射监测
近日,位于M.G.Meshcheryakova信息技术实验室的联合核研究所(JINR)顺利完成多功能信息和计算综合体(MICC)现代化改造的又一阶段工作。此次改造聚焦于更新提供电力和冷却的工程设备,包括气候控制系统、配电模块等,相关工作由LIT(实验室信息技术部门)员工在实验室总工程师Andrey Dolbilov(安德烈·多尔比洛夫)和莫斯科计算系统研究所总工程师Alexey Vorontsov(阿列克谢·沃龙佐夫)的监督下完成。模块作为气流隔离系统,通过天花板和滑动门系...
2025-05-02
产业应用
近日,人工智能(AI)无损检测(NDT)自动化评估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先企业DeepEye(深眼科技)获得韩国水电原子能公司(KHNP)辅助系统热交换器管涡流检测信号评估资格验证系统BOPH-A。这是韩国国内首家在核电站安全检查领域获得官方认证的人工智能企业,被业内视为引领核电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里程碑。BOPH-A由韩华解决方案中央研究所开发,是一套严格的资格验证系统,专门用于验证评估辅助系统热交换器管涡流检测(ECT)信号的专家级能力。此前,该资...
2025-04-29
无损检测
在美国能源部费米国家加速器实验室资助下,西北大学与费米实验室的研究人员成功发明一种3D打印高温超导体的新工艺,首次制造出具有单晶微结构的3D打印陶瓷超导体,目前该技术正在等待美国专利批准。相关研究成果论文已于2月24日发表在《自然通讯》上。一颗由单粒种子3D打印而成的超导体样品——形状像一架纸飞机——悬浮在磁铁上方。图片来源:张鼎昌超导体作为一种特殊材料,能在极低温度下实现零电阻导电,而高温超导体因工作温度高于传统超...
2025-04-29
3D打印
为应对加拉帕戈斯群岛日益严峻的海洋微塑料污染威胁,国际原子能机构控制塑料污染的核技术(NUTEC Plastics)倡议与厄瓜多尔海军海洋研究所(INOCAR)、海岸理工学院(ESPOL)展开合作,共同建立微塑料监测和分析能力。来自海外的塑料污染不断被冲刷到加拉帕戈斯群岛的海滩上。圣克里斯托瓦尔岛,2019年(图片:F. Oberhaensli/国际原子能机构)加拉帕戈斯群岛位于厄瓜多尔大陆以西约1000公里的太平洋中,以其丰富的亚种范围和独特的进化适应性闻名,素...
2025-04-29
国际原子能机构固废处理
阅读排行榜